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点击复制微信号
上海威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在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搭建中,零经验经验萃取者往往从业务骨干或潜力员工中选拔,他们熟悉内部业务、具备扎实的实操能力,但缺乏经验萃取经验,面临“不敢启动萃取(怕做不好)、不知如何选主题(无方向)、挖不到核心经验(怕不准)、成果无法落地(难应用)”等核心问题。外部经验萃取培训多聚焦通用方法论,难以适配企业内部“小场景、短周期、轻成果”的初阶需求,导致零经验萃取者即便参加培训,仍无法独立开展1次基础的经验沉淀(如梳理1个岗位小场景的操作技巧)。
本课程针对零经验经验萃取者的痛点,以“消除恐惧→拆解流程→掌握工具→实战落地”为核心逻辑,通过“理论讲授+场景演练+工具交付”的方式,让零经验萃取者快速掌握第一次经验沉淀的全环节技能,解决“不敢挖、不会挖、挖不准、落不了地”的问题,助力企业打造能独立开展基础经验沉淀的核心队伍。
●破解零经验萃取者的萃取恐惧,掌握3种心态调节工具,消除“怕挖不准、怕没人配合、怕整理不出成果”的核心顾虑;
●掌握第一次经验沉淀的完整流程(选主题-找对象-挖经验-整成果-做验证),能独立设计1次基础经验沉淀方案(聚焦1个小场景,输出1份简单成果);
●学会3种低门槛基础萃取方法(个人经验梳理法、简单访谈法、观察记录法)、2种初阶成果结构(场景-步骤-技巧、问题-方案-效果),确保“挖得准、理得清、用得上”;
●应对3种初阶萃取突发情况(挖不到隐性技巧、访谈对象不配合、成果没人验证),具备基础萃取控场能力;
●获得《零经验经验萃取工具包》,包含流程模板、话术库、评分表等,课后可直接用于第一次经验沉淀。
开场破冰与目标共建:
1. 组内链接:互相介绍“姓名+岗位+本次想解决的1个经验萃取困惑”
2. 目标共识:明确“学会独立完成1次小场景经验沉淀”的核心方向
3. 问题聚焦:“你在准备沉淀经验时,最担心遇到什么问题?”
第一板块:是什么?——认识经验萃取与初阶定位
第一讲:经验萃取的初阶定位
一、零经验萃取vs专家萃取:3大核心差异(明确角色边界)
1. 内容聚焦
1)专家萃取“复杂体系经验”
2)零经验萃取“小场景经验”
2. 对象选择
1)专家萃取找“跨部门资深专家”
2)零经验萃取找“身边熟悉同事/自己
3. 成果交付
1)专家萃取交“复杂成果”
——“完整SOP手册+微课脚本
2)零经验萃取交“简单成果”
——“技巧清单+步骤记录”
二、零经验萃取者的核心目标:先“完成”再“完美”
1. 避免陷入“追求完美”的误区
2. 首次萃取核心目标聚焦“流程完整、经验具体、成果简洁”
——流畅完成“选主题-挖经验-整成果
练习:我的第一次经验萃取目标卡
三、零经验萃取者的基础画像(明确能力要求)
——核心能力
1. 基础观察能力:能发现同事的操作差异
2. 简单提问能力:能问出关键信息
3. 基础整理能力:能按顺序梳理经验
误区提醒:无需追求“挖掘深层理论”“制作复杂成果”,初阶阶段以“挖到实用技巧、整理清晰”为核心
第二讲:破解萃取恐惧(心态建设)
一、零经验萃取者的3大核心恐惧及痛点锚定
恐惧1:挖不准——担心挖到的不是“真经验”,而是“没用的信息”
恐惧2:没人配合——担心访谈对象没时间、不愿意分享
恐惧3:整不出——担心收集到信息后,不会整理成清晰成果
二、3种初阶心态工具(落地方法)
1. 目标拆解法
1)“完成一次经验萃取”步骤拆解
——选主题→找对象→提问题→记信息→整成果
2)用“小目标”替代“完美期待”
示例:“这一次我先确保选好1个小主题,再关注后续环节”
2. 熟悉感建立法
——从“自己熟悉的场景/身边人”入手,用“环境熟悉度”降低紧张
救场话术包:3句应急话术直接用(适配内部场景)
实战演练:恐惧拆解与应对
第二板块:为什么?——掌握经验萃取底层逻辑,适配内部场景
第一讲:零经验萃取者的“萃取抓手”
一、内部经验的特点(避免无效萃取)
1. “业务强相关”(能直接用在内部工作中)
2. “隐性为主”(很多技巧同事不会主动说)
3. “场景具体”(对应特定工作场景);
示例:内部经验不是“行业通用的客户沟通理论”,而是“咱们公司客户投诉时的3句标准回应话术”
二、内部经验沉淀的3大学习痛点(适配内容设计)
痛点1:范围模糊——内部有用经验多是“碎片化技巧”,不是“大体系”
应对:萃取时聚焦“1个小技巧”,不贪多
痛点2:落地性差——学员需要“能直接上手用”的经验,排斥“纯理论”
应对:挖掘经验时,必须问“具体怎么做”
痛点3:理解困难——零经验萃取者不会复杂工具,经验整理要“简单易懂”
应对:成果用“清单、步骤”等简单形式,不用“复杂流程图、专业术语”
小组讨论:内部经验沉淀的“关注点”
话题:“你觉得咱们公司的同事,需要什么样的沉淀经验?”
总结:经验萃取需围绕“业务关联、落地性强、简单易懂”3个核心
第三板块:怎么做?——拆解萃取全流程,掌握实战技能
第一讲:萃取准备——2步搞定“前期铺垫”
一、主题选择:3个“零经验友好”原则
1. “自己熟”:选自己做过、了解的工作场景
2. “同事需”:选同事平时会遇到的问题场景
3. “范围小”:选1个具体环节,不选“大主题”
二、对象确定:2类“易配合”人群
1. 优先选“自己”:从沉淀自己的经验开始,无配合压力
2. 再选“身边人”:选同部门、关系好、愿意分享的同事
实战演练:主题与对象确认
任务:学员独立填写《首次萃取主题&对象确认表》
工具交付:《首次萃取主题&对象确认表》
第二讲:基础萃取方法——3种“零经验能上手”的方法(核心技能)
一、个人经验梳理法:从“自己会的”开始挖(最简单)
——核心逻辑:3步梳理法
第一步“定场景”(明确自己做得好的1个具体场景)
第二步“拆步骤”(按时间顺序拆3-5个简单步骤)
第三步“找技巧”(找出每个步骤的关键)
工具:《个人经验梳理表》
二、简单访谈法:向“身边同事”挖经验(最常用)
——核心技巧:3个“必问”简单问题:
1. “你做‘XX事’,通常会先做什么?”;
2. “在做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小窍门能做得更快/更好?”;
3. “如果遇到‘XX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工具:《简单访谈记录表》
三、观察记录法:从“看别人做”挖经验
——核心技巧:2个观察重点
1. “动作”(如同事操作时的具体动作)
2. “语言”(如同事沟通时的具体话术);
记录技巧:用“简单符号+关键词”记录
工具:简单观察记录表
第三讲:成果整理——2种初阶结构,让成果“清晰易懂”
一、2种初阶成果结构(必学,避免内容混乱)
1. 「场景-步骤-技巧结构」:适合整理“操作类经验”
拆解:
1)场景(明确经验对应的工作场景)
2)步骤(按时间顺序的操作步骤)
3)技巧(每个步骤的小技巧)
2. 「问题-方案-效果结构」:适合整理“问题解决类经验”
拆解:
1)问题(明确经验解决的具体问题)
2)方案(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3)效果(用这个方案的结果)
二、成果“轻量化”呈现(3原则-避免复杂)
1. 不用复杂格式
2. 语言口语化
3. 重点标出来
实战演练:用收集的信息,选1种结构整理成“1份轻量化成果”
工具:《初阶成果整理模板》
第四讲:基础问题应对——3种初阶突发情况处理
场景1:挖不到隐性技巧(同事只说“凭感觉”)
应对话术:“你说‘凭感觉’,能不能回忆下上次用这个感觉时,看到了什么情况,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场景2:访谈对象不配合(说“太忙了”)
应对方法:“我知道你现在忙,我先把想问的3个小问题发给你,你有空时回复我就行”
场景3:成果没人验证(不知道整理的经验对不对);
应对方法:找1个同岗位同事,说“我整理了‘XX经验’,你帮我看看是不是这回事”
实战演练:问题应对
角色扮演:小组模拟“挖不到技巧”“对象不配合”场景,演练应对方法,讲师点评“话术是否有效”
第四板块:实战落地——从“学”到“做”,确保能完成第一次沉淀
第一讲:微格实战——15分钟“迷你萃取”演练
一、实战任务要求
内容:每人完成1次“迷你萃取”
成果要求:输出1份“轻量化成果”
二、分组安排与角色分工
——4-5人一组
1. “萃取者”(演练萃取流程)
2. “配合者”(扮演“访谈对象”“成果验证者”)
3. “观察员”(记录优点与改进点)
观察员工具:零经验萃取评分表
实战演练与点评:填写《实战演练记录表》,明确自己的优点与待改进点
第二讲:反馈与复盘——优化萃取技巧
一、“三明治反馈法”应用
1. 讲师点评流程:先肯定→再提改进点→最后给建议
2. 同伴互评:每人用“三明治法”给演练者1条反馈(优点+改进点+建议)
示例:你用“个人经验梳理法”整理“会议纪要技巧”很清晰(优点),但成果里没标重点(改进点),下次可以用序号把技巧列出来(建议)
二、个人复盘与优化
填写:《我的迷你萃取复盘表》
明确:“做得好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下次萃取要注意的1个点”
小组分享:每人说出1个“最需要优化的点”,同伴给出1个具体改进建议

联系电话:4006-900-901
微信咨询:威才客服
企业邮箱:shwczx@shwczx.com

深耕中国制造业
助力企业转型
2021年度咨询客户数
资深实战导师
客户满意度
续单和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