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900-901

安全防线前哨战:应急救护能力强化行动

参加对象: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以及基层班组长等
课程费用:电话咨询
授课天数:2天
授课形式:内训
联系电话:4006-900-901 / 17717312667(小威)

微信咨询&报名

课程背景  COURSE BACKGROUND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近五年生产安全事故年均死亡人数超过2万,其中因应急救护响应滞后导致的伤亡扩大占比超三分之一。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企业应急预案实战演练达标率不足60%,近三成单位未按法规配置基础急救设备,与德国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应急培训覆盖率形成显著差距。当前企业普遍面临“有预案无行动、有设备无能力”的困局,应急救护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企事业单位在应急救护领域普遍存在制度空转、资源错配与法律执行断层三大矛盾。超过65%的企业应急预案照搬模板,缺乏场景化设计。超半数急救设备因维护缺失沦为摆设,员工培训后半年技能衰退率高达28%,资源投入难以转化为实战效能。

      新《安全生产法》实施后,37%的企业因救护流程不规范受罚,某食品企业因未建立急救响应机制被追责200余万元,暴露出法定责任与执行能力的严重错位。更深层痛点在于,企业重“物资配置”轻“人力赋能”,90%的救护投入未能有效控制风险,反而陷入“事故-整改-再事故”的恶性循环。

     本课程旨在提升学员在应急管理和救护技能方面的能力。课程详细讲解机械伤害、电气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及车辆伤害的识别、评估与急救措施,增强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桌面演练与实战演练的设计与实施,学员能提高组织和执行应急演练的能力,强化应急处理技巧。课程强调定期应急演练的重要性,以提升员工自救互救能力和工作环境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课程收益  PROGRAM BENEFITS

● 在面对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行动:分析案例后,学员能在3分钟内完成区域封锁并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 制定和优化企业应急预案的能力:学员能为企业制定涵盖三种情景的预案,并在重大变更后15天内更新

● 实施桌面应急演练的有效性评估与改进:基于四个核心考量设计演练方案,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操作水平

● 掌握紧急情况下的救护技能:学习止血、包扎等基础急救技巧,处理多种事故类型,确保伤员生命体征稳定

● 增强员工的心理支持与安抚能力:处理事故时保持冷静,给予伤员心理支持,减少因恐慌导致的额外伤害风险

● 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管理水平:定期组织演练,使用VR技术提升反应速度,强化日常安全管理措施预防伤害

课程大纲  COURSE OUTLINE

第一讲:认识安全与安全法律规范

一、安全教训与生存智慧(视频案例分析)

1. 全球视角下的安全现状

实例分析:以德国巴斯夫工厂的氯气泄漏事件为例,探讨如何在3分钟内实现区域封锁并确保所有人员佩戴呼吸器安全撤离

数据洞察:对比该事故中0%的伤亡率与中国同类企业平均12%的伤亡率,反思差距

互动环节:中国与发达国家应急响应能力的比较图表(如预案覆盖范围、设备使用效率等)

2. 事故链路剖析

关键工具:鱼骨图模板(涵盖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管理六个方面)

团队实战演练:深入“安徽金星钛白集团 “3.10”中毒室息事故”案例

任务:识别并标记至少三个关键风险点(例如呼吸器存放位置不当)作为改进方向

二、安全法规解析——从条文到实践要求

1. 法律条款关键:企业责任明确化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18条规定,强调企业有义务为员工提供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装备,并确保其具备基础急救知识若未能履行此职责而导致事故后果加剧,企业将面临行政乃至刑事处罚

2. 紧急情况下的救护

准则1:优先级设定原则

——首要关注重伤患者(比如严重出血、窒息或心脏停搏等情况),迅速实施救援

准则2:救治顺序“生命至上”

——先稳定伤者的生命体征(如执行心肺复苏术或止血措施),然后再处理其他伤害

准则3:防止二次损害

——例如,在火灾现场首先切断电源;遇到化学品泄露时,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再进行救助

20字流程速记:保持镇定-评估现场-轻重缓急-减轻痛苦-利用资源

 

第二讲:应急演练及救护法律法规要求

一、国家法律法规对应急演练的规定与企业应急预案内容

实例分析:某冶炼车间机器人意外夹住员工,致其死亡,缺少应急演练、救护未成功实施

1. 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关于应急演练的要求

条款1: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指导意义

条款1:《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条款解析

条款2:新《安全生产法》对企业安全责任的规定

条款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19条的具体实施要求

a必须涵盖的三种情景:火灾、泄漏和机械伤害

b预案更新时间框架:重大工艺变更后不超过15天内完成更新

条款4:《安全培训规定》第8条强调的新员工急救培训标准:

——新入职员工需接受至少8小时的急救培训;每年复训不少于4小时

案例警示:某物流企业因应急预案中遗漏了“夜间作业场景”,被处以80万元罚款

2. 司法实践中的责任界定

判例分析1:未能及时止血导致失血性休克,企业承担70%赔偿责任

判例分析2:AED设备过期未检,法院裁定为“重大过失”

案例研究:详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剖析

二、桌面应急演练的策划、准备与执行

1. 应急演练类型

1)桌面演练

2)实战演练

2. 桌面应急演练的准备工作

1)现场布置:如何做好桌面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2)方案设计:制定有效的桌面演练计划

3)实施方案:具体步骤和方法来实施桌面演练

3. 桌面应急演练的执行流程(根据企业应急预案进行)

1)成功案例分享:展示企业优秀演练实例

2)实际操作:执行桌面演练的过程

3)总结反馈:对演练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提炼经验教训

 

第三讲:应急管理要求与实战演练设计

一、应急管理核心框架

1. 突发事件的分类与特性

1)4类事件: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3大特征:不确定性、紧急性、潜在的危害性

案例分析:通过对比近年典型的突发事件“郑州大洪水”,探讨不同类型的应急响应策略

2. 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原则1:生命周期管理原则

a预防

b响应

c恢复

原则2:优先预防和平急结合

成功案例分享:某城市如何有效利用台风预案来减轻灾害影响

3. 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四大要素

1)组织机构

2)应急预案

3)运行机制

4)法律制度

讨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二、应急演练实战化设计

1. 演练类型:

——分级演练设计

1)从桌面推演

2)功能演练

3)综合实战演练

2. 演练设计的关键要素(4个核心考量)

1)场景的真实性

2)流程的完整性

3)评估指标的量化

4)改进措施的闭环执行

实例展示:以机场生化袭击模拟演练为例,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演练设计

3. 实战训练能力提升策略

1)先进设备的应用

举例:虚拟现实(VR)技术和沙盘推演在模拟训练中的使用

2)体能与心理素质的联合训练:

举例:消防队伍在地震废墟搜救训练中如何同步增强队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4. 应急预案编制的重点要素

课堂互动环节:学员将根据给定的情景分组制定应急预案,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和反馈某包装车间风险评估应急演练方案定制

 

第四讲:五大应急救护能力提升与技能实操

场景一、机械伤害应急救护

1. 机械伤害的识别与评估

实操教学:教授如何迅速判断机械伤害并评估其严重性

2. 机械伤害急救措施

实操教学:止血、包扎和固定等基础急救技巧

重点:强调预防二次伤害的重要性及正确搬运伤员的方法

互动环节:组织学员讨论和模拟“绷带包扎”实操演练,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场景二、电气伤害应急救护

1. 电气伤害的识别与评估

实操教学:如何安全切断电源并准确评估受伤程度

2. 电气伤害急救措施

实操教学:心肺复苏术(CPR)以及电击伤的急救步骤

重点:防止电击伤再次发生

案例分析:通过某公司的电气伤害“触电致工亡”事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场景三、高处坠落应急救护

1. 高处坠落伤害的识别与评估

1)坠落高度与冲击力对伤害类型的影响

2)常见伤害:骨折、内脏损伤、颅脑损伤等

现场教学:如何评估生命体征(意识、呼吸、脉搏)及伤口状况

2. 高处坠落急救措施

1)紧急救援步骤:确保呼吸道畅通,控制出血,稳定颈椎和脊柱

2)正确固定和搬运伤员,避免二次伤害

3)心理支持:保持冷静,安抚伤员情绪,不谈论可能的负面后果

3. 高处坠落预防与应对

1)安全规范:使用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安全网;遵守作业规程

2)组织定期应急演练以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案例分析:研究典型的高处坠落事故案例“案例——务工木工在装修卫生间时,登高作业高坠赔偿35万”

互动环节:学员讨论事故原因及其救援措施

场景四:物体打击应急救护

1. 物体打击伤害的识别与评估

1)介绍物体打击伤害的主要类型

2)学习评估伤害严重性的方法

2. 物体打击急救措施

1)掌握止血技术,如直接压迫法和加压包扎法

2)处理伤口,包括清洁伤口、预防感染,并适当包扎或缝合

3)疼痛管理: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让伤员安静休息

3. 物体打击预防与应对

1)工作环境安全管理:保持工作区域整洁,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互动环节:组织学员讨论和模拟“三角巾包扎”实操演练,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场景五:车辆伤害应急救护

1. 识别与评估车辆伤害

2. 伤害类型:碰撞、碾压、翻车等不同类型的车辆伤害

3. 评估严重性

1)检查受伤部位及类型,如骨折或颅脑损伤

2)评估伤员的生命体征(意识、呼吸、脉搏)和伤口状况

4. 急救措施

1)紧急救援

a 确保现场安全,检查并保持呼吸道畅通

b 控制出血,稳定颈部和脊柱位置以防进一步伤害

2)处理与搬运

a 清洁并包扎伤口以防止感染

b 正确固定骨折部位,小心搬运避免二次伤害

3)心理支持:安抚伤员情绪,保持冷静态度

5. 预防与应对策略

1)安全驾驶规范

2)演练提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互动环节:组织学员讨论和模拟“读秒测距”实操演练,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的服务  OUR SERVICES
服务流程

业务范畴
量身定制化的经典内训课程
人力资源
劳动法
培训发展
职业技能
市场营销
经营股权
战略管理
行政商务
财务管理
研发管理
生产管理
物流管理
采购管理
职业素养
通用管理
独具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
劳动法
企业文化
战略经营
组织变革
股权激励
领导力
技术研发
财务管理
生产管理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电话:4006-900-901

微信咨询:威才客服

企业邮箱:shwczx@shwczx.com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13812819979

点击复制微信号

上海威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