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900-901

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实战

参加对象:1. 质量人员、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制程工程师、各级管理者、质量保证人员 2. 研发部、质量部、制造部、工艺部、项目管理部等 3. 希望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人员、其他对全面质量管理感兴趣的人员
课程费用:电话咨询
授课天数:2天
授课形式:内训
联系电话:4006-900-901 / 17717312667(小威)

微信咨询&报名

课程背景  COURSE BACKGROUND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会从多方面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质量成本的增加,损害市场份额和客户忠诚度,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缺乏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出现返工、报废等情况,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

      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和长期发展。等

      六西格玛方法是一种追求极限质量(百万分之3.4不良)的质量改善方法,众多世界五百强公司已经证明本方法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提高顾客满意度等方面的巨大价值,杰克·韦尔奇更将六西格玛作为通用电气公司“未来领导力基因的组成部分”。

      六西格玛方法通过系统性的流程优化,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所有影响因素,使用DMAIC方法加以改善,避免同类问题反复发生,减少质量波动,降低缺陷率。通过分析流程中的非增值步骤(如等待、重复审批),发掘人力、物料和时间成本隐性浪费,提高流程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本课程系统阐述了六西格玛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介绍理论体系的同时,注重在企业中的实战应用,用六西格玛方法如何助力企业发展。课程内容涵盖实施六西格玛的收益及应用领域、基于过程的质量改进、定义阶段实施方法、测量阶段实施方法、分析阶段实施方法、改进阶段实施方法以及控制阶段实施方法。在每个阶段,通过详实的案例说明六西格玛方法在解决企业业务问题方面的价值,在提升人员素质的同时,助力企业业务问题的解决,提升组织绩效。

课程收益  PROGRAM BENEFITS

●掌握质量管理最佳业绩的四个等级,熟悉六西格玛管理的应用领域;

●掌握统计过程控制机理,理解变差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掌握定义阶段解决企业问题的逻辑,能够使用六西格玛方法分解症结问题,完成课题立项;

●掌握测量阶段问题分析方法,能够使用过程能力评估组织当前绩效水平;

●掌握测量系统分析MSA的价值,能够使用流程分析法对质量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实施快赢改善;

●掌握分析阶段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方法进行要因证实的机理和做法;

●掌握改进阶段对策表的编制,理解试错法的缺陷,掌握用试验设计方法解决企业业务问题的机理和做法;

●掌握控制计划在确保产品制造过程稳定中的价值,掌握用控制计划实现质量问题影响因子稳定的方法。

课程大纲  COURSE OUTLINE

案例导入:以二战后摩托罗拉公司面临的处境及解决方案,介绍六西格玛的诞生背景

第一讲:认知重构——六西格玛管理概述

一、六西格玛管理基础

1. 六西格玛的管理产生及在世界500强中的应用

2. 实施收益

1)六西格玛在生产率提高、投资等方面的实施收益

案例解析:GE公司实施六西格玛的收益及杰克·韦尔奇对六西格玛管理的评价

2)实施六西格玛的底线收益和顶线收益

3)实施六西格玛的财务收益

4)六西格玛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

3. 六西格玛管理的应用领域

——只要有过程存在的地方就可以实施六西格玛

二、质量成本与六西格玛

1. 质量成本的冰山模型

——日常统计的品质损失费用,只是冰山一角

2. 质量成本的构成

3. 传统的质量成本模型

4. 六西格玛与质量成本的关系模型

5. 质量成本的1:10:100的理论

——失败出现越靠后,带来的成本越大

三、六西格玛常用术语

1. 六西格玛基础

——即6σ,拓宽我们考虑质量和业务问题的思路

2. 变差

——研究均值的同时,更关注波动(散布)

案例解析:跳水案例说明变差的影响

1)变差带来的不确定性结果

2)正态分布

案例解析:正态分布的参数说明

3)统计过程控制机理

——一种非常重要的预防手段

4)变差大小与合格率的关系

3. 西格玛水平

1)不同合格率水平下的DPMO

案例解析:不同西格玛水平对绩效结果的影响

2)在西格玛水平方面普通公司跟顶级公司的差距分析

四、六西格玛管理

1. 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六西格玛卓越绩效模式

2. 六西格玛与ISO系列的关系

3. 六西格玛管理与其他管理模式的区别

五、六西格玛改进

1. 聚焦过程

1)六西格玛管理聚焦于过程的改进

2)过程的概念及可控输入与不可控输入

案例解析:以生活中的案例说明影响结果的可控输入与不可控输入

3)聚焦于过程因子的结果改进

2. 六西格玛改进的两种模式

——DFSS与DMAIC介绍

3. 六西格玛改进领域

1)质量缺陷类

2)资源效率类

3)顾客抱怨类

4. DMAIC各阶段主要内容简介

5. DMAIC每个阶段使用的主要工具说明

 

第二讲:有的放矢——定义阶段实施方法

一、确定改进方向

1. 六西格玛质量改进问题聚焦点

2. 质量改进重点问题选取雷区

3. 关键质量特性

——顾客角度产品质量的核心

案例解析:关键质量特性的不同类型

二、质量问题定义

1. 清晰的描述质量问题

案例解析:六西格玛课题案例,如何定义质量问题

2. 结果Y的可操作性定义

案例解析:用5W1H法定义Y

3. 小Y的分解

1)一个项目一个Y的情况

2)有必要选择的情况

3)有必要分析的情况

4)pareto图在小y分解中的应用(排列图——抓重点)

a排列图的概念和作用

b标准排列图的组成要素

c排列图的应用领域

d使用排列图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解析:排列图案例解析

三、六西格玛中的项目管理

1. 确定项目边界

案例解析:X系列机芯不良项目范围确定

2. 分解项目目标

案例解析:六西格玛项目目标设定

3. 组织架构

1)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架构

2)六西格玛角色及职责

3)六西格玛项目组织架构角色

4)团队章程及团队运作规则

5. 项目计划

1)六西格玛项目计划编制内容

2)计划编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解析:DMAIC里程碑计划案例

案例解析:六西格玛改善课题定义阶段内容解析

 

第三讲:深入分析——测量阶段实施方法

一、统计基础

1. 戴明有关统计方法与质量经济的关系

2. 有反馈的过程控制系统模型

3. 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

4. 描述统计三要素

1)位置

2)分布宽度

3)形状

5. 统计量的概念及类型

6. 样本与总体平均值/极差/标准差的概念及公式

7. 数据分布

1)用箱线图表达数据的分布状态

课堂练习:用minitab做箱线图

2)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3)标准正态分布与Z值

课堂练习:如何通过工作数据计算Z值及合格率

4)正态分布标准差与良率的关系

课堂练习:用minitab表达描述性统计的三要素

5)中心极限定理的工程应用

8. 总体的无偏参数估计

1)均值

2)方差

3)标准差

二、过程能力

1. 过程能力基础

1)过程能力——6倍标准差(6σ)

2)过程能力指数

3)过程能力的定量表达(Ca、Cp、Cpk)

2. 制程精密度Cp/Cpk

1)制程精密度Cp的计算公式及等级判定

课堂练习:Cp、偏倚量与合格率的关系

2)Cpu/Cpl及计算公式

课堂练习:Cpu/Cpl、偏倚量与合格率的关系

3)过程能力指数Cpk的计算公式及判断等级

4)质量水平(Cp/Cpk)与良率ppm的关系

5)不同过程能力指数水平与处置策略

3. 过程性能Pp

1)过程能力与过程性能对比

2)过程能力与过程性能机理解析

案例解析:用minitab表达过程能力

3)过程能力与过程性能的大小对比分析

三、测量系统分析

1. 测量系统分析的价值

——解决企业测量系统不准的问题

2. 测量误差

1)测量误差及最大允许误差的概念

2)测量误差计算公式

案例解析:以体重秤为例表述测量误差的影响

3)随机测量误差与系统测量误差

4)测量结果可信度的三个区域

3. 产生测量结果波动的原因分析

四、流程分析

1. 流程分析方法

1)理解当前的流程(As-is)

2)找出所有失效原因变量(X’s)

3)对原因变量进行优先排序

2. 对流程的错误理解

3. SIPOC流程分析法

案例解析:SIPOC图原因分析法

4. P-MAP图流程分析法

案例解析:变量流程图原因分析法

5. 问题原因现场观察

6. 因果C&E矩阵分析

五、快赢改善

1. 快赢机会价值

案例解析:快赢机会价值评估案例

2. 快赢改善计划

3. 快快赢改善效果

案例解析:六西格玛改善课题测量阶段内容解析

 

第四讲:抽丝剥茧——分析阶段实施方法

一、方差分析

案例解析:以合成纤维强度数据,评估导致结果Y的影响因素

1. 方差分析基础

1)评估自变量的效应与交互作用的显著性

2)评估多总体均值的差异

2.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区分因子和误差的影响

案例解析:以合成纤维强度数据为例说明方差贡献

3. 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

4. 变异的两种类型

1)组内变异

2)组间变异

5. 评估因子的显著性

案例解析:方差分析的计算

案例解析:以六西格玛案例说明方差分析的应用

二、假设检验

1. 假设检验数据收集

2. 以假设检验方法证实因子

 

第五讲:对症下药——改进阶段实施方法

一、六西格玛管理基础

1. 对策表

2. 改善效果对比

3. 试验设计

1)试错法试验设计

2)试错法的特点

3)试验设计的六种类型

a单因子试验设计

b全因子试验设计

c部分因子试验设计

d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e混料试验设计

f稳健参数试验设计

4)单因子试验设计

——帮助确定因子的最佳值

案例解析:以六西格玛案例解析单因子试验设计

案例解析:以六西格玛案例解析部分因子试验设计

案例解析:以六西格玛案例解析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第六讲:保持稳定——控制阶段实施方法

一、制定巩固措施

1. 制定巩固措施要求

2. 三种不同类型的标准体系

1)技术标准

2)管理标准

3)工作标准

3. 标准修订需要注意的问题

4. 标准修订的时机

5. 过程指导书的编制

案例解析:过程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二、控制计划

1. 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清单

2. 特性矩阵图

案例解析:特性矩阵图的构成

3. 不同类型过程的控制方法

4. 控制计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5. 控制计划的输入和编制时机

6. 控制计划于PFMEA的关系

7. 控制计划的主要内容

案例解析:某六西格玛项目控制计划

课堂练习:控制计划的编制

我们的服务  OUR SERVICES
服务流程

业务范畴
量身定制化的经典内训课程
人力资源
劳动法
培训发展
职业技能
市场营销
经营股权
战略管理
行政商务
财务管理
研发管理
生产管理
物流管理
采购管理
职业素养
通用管理
独具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
劳动法
企业文化
战略经营
组织变革
股权激励
领导力
技术研发
财务管理
生产管理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电话:4006-900-901

微信咨询:威才客服

企业邮箱:shwczx@shwczx.com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13812819979

点击复制微信号

上海威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